«

»

3 月
19

迷你倉 「周氏理論」挑戰傳統逃生觀念_-mini storage





迷你倉-「周氏理論」挑戰傳統逃生觀念-storage

迷你倉「周氏理論」挑戰傳統逃生觀念自存倉

SEO搜索排名專家 – 儲存

mini storage

1月3日上海報道了浦東長島路一戶23樓民居失火,樓內兩部電梯在火災中被迫降,居民只得通過安全通道走下20多層階梯。傳統觀點也認為,火災發生時使用電梯,會對逃生帶來危險。不過,日前有專家在研究中發現:隨著科技進步,在某些情況和條件下,在高層建築中使用電梯進行火災疏散,可以提高逃生效率,並準備將研究成果投入產品開發。對此,消防部門表示,電梯逃生目前仍處於理論研究階段,市民遭遇高層火災最好在消防員的引導下再乘坐電梯逃生,以免發生危險。

「周氏理論」挑戰傳統逃生觀念

筆者瞭解到,上海目前擁有各類電梯達9萬多部,是國際上擁有電梯最多的城市。但由於火災發生時,電梯井容易成為濃煙、高溫的通道,加之一旦大火燒斷電源,電梯內的人員將被困其中無法逃離。因此,根據國家《高層民用建築防火設計規範》,全國100多萬部電梯內,幾乎都有這麼一行字:凡遇火警不得使用電梯,請走樓梯。

「不過,火災起初階段,用電梯逃生還是可行的。」擁有近50年消防滅火經驗的上海消防局原戰訓處處長周榮祖告訴筆者,據科學統計,當每層有120人時,在15層高樓上,人員從樓梯疏散到地面需要19分鐘,30層則需要39分鐘。但一般火災從起火到猛烈燃燒只要20至30分鐘,若只能用樓梯逃生,大部分人員會因來不及疏散而被困在樓上。「所以,如果電梯本身的防火水平較高,又配有制定完備的火災預案,電梯也能成為高層火災逃生的輔助工具。」

周榮祖還向筆者介紹,去年4月陳逸飛在興義路上的19樓舊宅發生大火,由於物業按規定關閉了電梯,背負著沉重氧氣面具和滅火材料的消防隊員只得花費近10分鐘,徒步跑上了19樓現場。「如果能乘坐電梯,不到一分鐘就能到19樓了,事故的損失肯定能有所降低。」

周榮祖還向筆者表示,他準備將研究成果投入產品開發,計劃在高層建築中創建一套災情預警信息系統,在每一層配置感溫裝置,感煙、感光裝置,可燃氣體,有毒氣體傳感裝置以及火場電視,並使其和電梯控制中心相連。萬一發生火災,系統採集事先設置的溫度信息,經自動判別對電梯發出指令,確定運行還是關閉。譬如說,大火發生初期,系統會指導人員離開危險地點,乘坐電梯安全逃生;火勢加大威脅到電梯所在區域後,系統會告訴疏散人群,電梯將於5分鐘內自動關閉,請大家改用消防通道撤離。「這樣將能在分秒必爭的火災救援中,疏散更多人員。」


消防部門表示仍處於研究階段

「高層火災中用電梯逃生目前仍只是一項學術研究,具有一定的局限性,現階段市民最好還是在消防員的引導下再乘電梯逃生,以免單獨行動發生危險。」上海消防局有關負責人對筆者說,如果在火災發生初期,且疏散人群都在著火層下部,組織人員乘坐電梯逃生或許在理論上有可行性,不過由於每棟高層建築都有各自的設計特點,盲目挑戰傳統觀點可能會帶來負面效果。

該負責人說,「試想一下,如果像恆隆廣場這樣的超高層失火,在內辦公的數千名人員又全都乘坐電梯逃生,肯定會造成大樓電梯因過分擁擠而無法正常工作,到頭來只有影響安全疏散,造成意外損失。」

●新聞延伸

坐電梯能逃生理由有二

一、事實上,目前高層建築的電梯絕大多數都很安全,完全可以抵擋大火的侵蝕。周榮祖對筆者說,在高層建築中,電梯專用的電源和一般照明的電源是分開的,而且連接電梯的電纜上都塗有防火材料,所以,普通火災並不會影響電梯的正常運行。

二、在封閉的電梯中被火燒死和被煙嗆死的情況也不太可能發生。周榮祖說,目前高層的電梯外殼由鋼材製成,有18厘米厚,能耐1000至1200攝氏度的高溫。另外,由於電梯門有三層防護,煙霧進入電梯廂的可能性微乎其微。再加上高層建築大多有防火門,20樓失火,火苗很難威脅到21樓,所以,電梯廂其實是很安全的逃生場所。

【國外成功先例】

在美國紐約「9·11」恐怖襲擊中,南樓91層的31名工作人員利用電梯撤離一共僅耗時72秒;1996年10月28日,日本廣島一棟20層的高層公寓發生火災,有一半以上的疏散人員都是利用電梯逃離火災現場的;1974年25層高的巴西聖保羅市焦馬大樓第12層的窗式空調機失火,在火災初期,4部電梯共成功地疏散了300人,占422名生還者的71%。

stor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