«

»

5 月
06

Tutor管理結構的短暫輝煌

Tutor管理結構的短暫輝煌

  主持人:談到結構的互補,你能講一下南京菲亞特當時的一些做法嗎?

  茅曉鳴:當時南京菲亞特的互補結構是這樣產生的。
比如當時在菲亞特營銷部的管理結構中,堅持讓景伯青唱主角,因為營銷的起步是瞭解認識客戶,而這恰恰是本土化人才的優勢。但另一方面,本土化的汽車營銷人才在當時尚缺乏對營銷理念深度的運用技巧,而意大利人在營銷理念上有百年的積累,所以我們讓他們做TUTOR,相當於教練。這種組織也許有點怪,但是有效的。關鍵在於掌權的本土化人才一定是好學的、主動吸收好東西的人,而TUTOR又一定是尊重他人,並且高度職業化的。

  我們堅持,同一組織結構裡面不希望出現一個外方一個中方兩個領導,我希望本土化人才唱主角,老外做TUTOR,有重大爭議時,誰也不能輕易否定另一方,

  在有TUTOR結構的商務部,景伯青成功地演繹了這一結構,在溝通中體現用魅力而不是權力來實施領導。分歧是客觀存在的,但溝通是化解分歧的最好途徑。 只有當他們出現重大分歧時,作為總經理我會做決定。有時的決定是支持老外的,也有支持景伯青的。當然這個過程總經理的作用很重要,既不能感性,又不能判斷失誤過多。

  這種TUTOR結構同樣也使用在網絡建設和經銷商選擇上。TUTOR告訴我們,當時的中國,4S是對消費者最負責的模式,而本土化的網絡發展部則有效地完成攻堅戰。

  而在產品領域,南京菲亞特由外方羅馬尼負責。為什麼產品一定要讓外方來負責呢?產品是他們的,他們對產品的認識比我們深,他們知道一個產品怎麼去控制。我們在這方面體現了組織和文化的包容性。在當時,南京菲亞特的團隊能自然地分權或授權,並在一張桌子上討論和決策,因為我將之定義為一個管理者能否適應全球化的素質和能力。

  當然,這個過程中也有很棘手的人和事。比如:我就曾經不得不拍桌子把一個負責生產的意大利人送回了國。這個人是作為南京菲亞特的培養對象派到中國來的,很年輕。很有衝勁,有很多方法是好的,但對人缺少尊重。我曾對中方管理者說,為了學習,可多一些容忍。 但後來發現他有嚴重的歧視傾向並經提醒而不能自我糾正,這時,人事的調整就必須作出。說到這,我真的感謝恰帕,他開明地支持了我。

  TUTOR的結構告訴我們,一定要找到一個有效的結構,要知道雙方人才的優勢與劣勢,然後產生一些彌補。當時的TUTOR就是一種彌補。

  我們今天看到聽到很多人在批評南京菲亞特的雙方股東在爭權,我的觀察是:今天的南京菲亞特並沒有表現出爭權的跡象,而是將領導權的配置簡單化了,未形成結構互補的優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