«

»

1 月
26

“小羚羊”撬動大資本 專家為中小企業轉型出





無標題文件



MBA"小羚羊"撬動大資本 專家為中小企業轉型出招DBA

發佈者:SEO香港優化專家 – PHD

博士 [1] [2] [3] [4]

  「企業也是生態圈,如果沒有老虎,那麼原本每小時能跑60公里的羚羊或許只能跑40公里。而隨著羊群不斷繁衍,資源吃盡,最後也只能餓死。」在炎熱的初夏,和君創業董事長向宏的一席話,平和了不少浙江企業家浮躁的心態。

  上週二,財富大講堂再度開講。聽說此次中科生產力促進中心請來的是「管產學研」專家向宏,不少浙江企業家推掉各種事務趕到杭州。

  向宏覺得,改革開放三十年來,中國經濟總體上一路高歌,大部分企業家都是勃發的少年心態,不太去顧及眼前的危險。也正因為有這樣一群勇往直前的衝鋒者,中國的經濟發展才有了今天。但在2008年經濟形勢下,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,企業主需要冷靜下來思考,企業如何轉型不能用機會主義眼光去看待。「戰略轉型講得很多,但其中之難卻少有人提起,只有解決難題或者繞過難題,轉型才是可行的。」向宏說。

  認清自己是「羊」還是「獅子」

  要戰略轉型,首先應該認清自己。「你是羊還是獅子?」向宏拿出了一張自己做的企業生態圖說,就好像在森林裡,不同種類的動物都有自己的位置和生存空間。只有明白自己的狀況,才能瞭解自己所擁有的支配資源的能力。戰略轉型就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群體面臨的命運選擇。

  不同的法人性質、不同的產權性質、不同的經營權類型,決定了公司存在的不同形態。大部分浙企屬於供應鏈中小企業,少量屬於供應鏈的骨幹企業,個別的是行業性集團企業。「雖然說我們是供應鏈的中小企業,但是我們的市場是全球市場,這就是我們浙商最大的特點。」

  凱雷、黑石這些大基金屬於全能型的資本集團;上海復星集團屬於多元化的投資集團;娃哈哈屬於產業性集團……不同的企業類型,背後都有不同的資源配置能力。比如很多民營企業想進入的資源行業,門檻就特別高,所以轉型過程中,必須考慮自己的能力問題。

  向宏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就創辦過戰略投資公司,目的是為廣大鄉鎮企業做戰略整合,同時在深圳建立了一個資本通道,為鄉鎮企業解決國際資本的問題,當時一口氣投資了30多家優秀鄉鎮企業。因為這個公司有國有企業背景,一下子就用8億撬動了80億資金,如果換作是民營企業是絕對不可能的。「當然同一企業在不同的生命週期資源配置能力也不同。」向宏說,戰略轉型並不是一定要放棄原有企業,再去重新做一個企業,浙江大部分都是供應鏈上的中小企業,這個時候一定要冷靜,國家正處於轉型期間,機會一定會很多,做好準備才能安穩過渡,進入下個發展期。

  市場轉型期、新型市場的產生,都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機會,全球資本的關注也帶給我們很多機會,眼花繚亂時候,我們怎麼選擇、怎麼去抓住機會?

  向宏建議浙商在出手前,至少要考慮3個方面的問題:

  企業在做好本分的前提下去分享高增長的機會;如何去和全球性的金融資本、產業資本和各類資本結合,實現更快的發展;瞭解企業生態,關注政策,去打造一些缺位企業,補充我們浙商的企業生態。

 [1] [2] [3] [4]